跳到主要內容區塊:::
275_result_cover
東方角鴞 Otus sunia- 科名:
- 鴟鴞科
- 俗名:
- 角鴞、紅角鴞
- 保育等級:
- 珍貴稀有
- 形態特徵:
- 體型嬌小,約15~18公分,全身大致呈暗褐色或灰色,角羽為紅褐色,嘴為黑色,眼睛虹膜為黃色,有黃白色眉斑,與黃嘴角鴞和領角鴞外型相似。
- 生物習性:
- 屬夜行性生物,不容易發現,利用天然樹洞做為營巢場所,秋季來臨時,幼鳥會與成鳥一起展開漫長的遷徒旅程,飛往較溫暖的低緯度地區度冬。通常呈小群或是單獨飛行,也會棲息於遷徙過程中的任何地點稍作休息,以昆蟲及小型脊椎動物為食。
- 棲地分布:
- 臺灣春季北返的高峰期為3月~5月,通常於海岸邊或低海拔的樹林間棲息活動,屬於稀有的過境鳥或冬候鳥。在東北亞為夏候鳥,冬季往南亞、中國南部遷移。
- 保育現況:
- 由於東方角鴞體型較小,易成為其他猛禽類的捕食對象,於過境遷徙的長途跋涉過程中也會有體力不支的疲憊情況。被列為珍貴稀有動物,應加以保護。